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作者 :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2016-11-01提交者:学员陈瑞兰浏览(0 )

“无为而教”的魅力

                        

写这篇心得前,特意去查阅了“无为而治”的含义。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原来,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古人早已做了总结和归纳,我们却不能好好地加以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的教学必然也有其内在的规律。而郑老师的成功之处,在很大方面就在于她读懂和理解了这一规律,并又在实践中很好地做了诠释。

何为教师?我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作了定义,“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实施了十多年的新课改也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一桶水。短短的一堂数学课和一个讲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郑老师的博学多才、为人的谦逊及对他人的尊重。无为而治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水平,是一种学和德的丰厚积淀和回馈。

一直觉得数学教师应该是很理性而非感性的,数学与文学也是相去甚远的。可郑老师的课堂和讲座,总给人以一种如沐春风。小说、诗词、歌舞、琴棋书画,可谓信手拈来,并且能恰到好处地与课堂自然相融合,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难怪,当郑老师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时间仓促,不能如期完成时,学生很愉悦地央求老师不妨再延迟几分钟,迟点吃中饭没关系。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学高为范”吧,这也可以称得上是对师道尊严的最大挑战。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郑老师在课堂上,始终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她将学生当作朋友和合作者,言谈举止之间,无不体现郑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如:当某位学生对问题解决感到有困难时,郑老师并没有急于对其进行评价,而是共情地说:“哦,这个问题真是难为你了”,或是邀请其他同学予以援手:“亲爱的同学,你要帮助他了”;再如:“感谢所有孩子, 当有一个孩子有迟疑时,所有孩子都来帮助他”等等。整堂课,郑老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还是一位谦逊的学习者,善于及时地向学生学习,并能真诚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如在一位学生提出“可以通过证明四点共圆来得到两个角相等”时,郑老师动情地说:“感谢孩子们,不仅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智慧,还让我看到了那个看不见的圆”-----这样一位心中一直充满爱和温暖的老师,学生怎会不尊重和敬佩呢?所以,当郑老师认为自己所画的一个数学草图不够完美时,“画不好哦”,学生马上热情地予以肯定“没关系,老师,画得好的”。其实,我们的孩子是最纯净和宽容的,更是受了郑老师的影响,这也是所谓的投桃报李吧。郑老师的课堂也不乏幽默,当有少部分学生偶尔表现出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时,郑老师微微一笑进而诙谐地说:“你忽悠我啊!”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与其说是老师在上课,不如说老师也跟着学生一起玩、一起活动去了,而学生却在“学”中“玩”、“玩”中学会了“学”。

如果说郑老师的课堂令人赏心悦目,那么郑老师的讲座更是缤纷突起。数学教师一直被视作严谨和智慧的代表,原来也是可以这样的激扬文字和挥洒豪情啊!从狄更斯的《双城记到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从凌淑华的散文到孟子的典训,时而从文字的侃侃而谈、激情澎湃,不知不觉间又转入高山流水般地引曲高歌;------我们无从更多欣赏到郑老师的才艺,除了对文字的近乎崇拜,想必郑老师对歌舞、绘画也是能略通一二吧。正如我们的杨老师所说,郑老师不愧是特教、名师,她足以撑得起头顶上的那些光环。是的,她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特色课堂,更是一位长者,对人彬彬有礼,对年轻教师呵护备至。郑老师对年轻教师的课进行点评时,始终持着欣赏和鼓舞的眼光,对于不足之处也总是以探讨的方式予以提携。让人不禁由衷感慨,郑老师不仅博学多才,技胜一筹,原来为人还这样谦逊!

尊重他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内在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会主动去学习,乐于思考,乐于探究 。丰厚的文化底蕴,高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上有一颗时时关爱学生的爱心,“无为而教”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师评语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