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作者 :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2016-11-01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0 )

校本活动心得

最近在我校听了几位青年教师的几节课,彻底改变我原先对青年教师的一些固有看法,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听课后的结论是—— 青年的教师也是“杠杠滴”!我们作为一所浙江省普通高中二级特色示范学校,正在践行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中的“139”》。 力求每一节在落实“三点”的同时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一种积极探究、整合创新的正能量

化学教师:洪振泉 课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2课时

这是一节极为枯燥而又与初中科学相关性很大的课。洪老师结合初中知识,从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和原子核的组成两大板块进行循循善诱,让学生忘我地走入物质的微观世界。并对初中科学中的元素分类、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原子的结成、原子相对质量等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在教材处理方面还应继续磨砺。是否以这样的主线更符合学生: 1.元素[其中的(3)和(4)在讲解了原子结构的的“问题解决”中呈现] (1)元素定义。(2)元素分类。(3)元素化合价。(4)化学式的书写。 2.原子结构 (1)原子定义。(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①电量;②质量。(3)原子核的组成。

化学教师:姜珊 课题:《化学反应的方向性》

化学反应是有方向性的,即能自发进行和不能自发进行。 姜老师从一段视频中引出冶炼金属钛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一个能自发,另一个不能自发而展开课堂教学的。 在讲到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吗?自然链接到初中科学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的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而使学生茅塞顿开。 引课中的视频可否改为大自然中的一些自发与不自发现象,这样更能贴近学生。 允许学生翻看书本再写化学方程式。 结尾时可提一些可引起思维冲突的问题给学生思考,如用焓判据或用熵判据来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是否缺陷了什么的,作为下一节课内容的课外作业。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同时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倘若学生在“进出”教室时都没有“问题”,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

几点思考

正如从教30多年的吴非老师在他新出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所说的那样:“我大概上了一万多节课,很少有自己满意的;完美的课,我一节也没上过。这并非是对自己的要求高,而是不可能”。 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清湖高中的青年教师乎?! 要上好课,必先备好课,这是常识。 要备好课,必先钻研文本,这也是常识。 1.读懂课堂——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育的根基在课堂,要立足课堂,就必须读懂课堂,而要读懂课堂,就必须读懂学生,读懂学生的“学力”。钟启泉教授曾为我们形象地构建了一棵“学力之树”:树叶——知识和技能,树干——过程与方法,树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统一体,就像飘落的树叶一定会枯黄,与另外两维相剥离的知识与技能也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课堂的核心是“对话”,通俗一点说就是师生或生生的有效“互动”。 当前课堂中的许多对话是“虚假的”、“无效的”,看似热闹的课堂一问一答中,实际都是教师在忠实地执行着预定教案,学生在揣摩教师的意图,齐心协力地直奔主题。如果我们的课堂不能为学生搭建出从已知到未知的一个连续的思维探究过程,那么知识点就是零碎的,无法吸收统合到学力结构之中去。 2.五要素和三维立体框架——是一节好课重要标志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一节课的标准有哪些?本人通过数十年的课堂教学经历,认为如下五个要素和一个三维立体框架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志。 (1)五要素:①明确的教学目标。 ②精彩的引课。 ③方法与过程——方法得当,过程有序,解读文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互动,符合“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注意细节,规范,板书简洁明了。 ④重视实验。 ⑤不可或缺的课堂小结(与引课呼应)。 (2)三维立体框架

一个教师若能长此以往,何愁不成才?何愁不成器?何愁教育教学质量不提升!

老师评语

附件

  • 校本活动心得.docx下载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