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作者 :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2016-11-01提交者:学员王涛浏览(0 )

在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菲利普一家在家境拮据的情况下,还要出去旅游。这令大家感到非常惊讶。

为此,我以这个为契机,探讨了这个东西方生活观念上差异的问题。

经查资料发现,

第一,自二战以后欧洲各国的缔缔结成了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确保成员国之间不再发生战争;其次,创建一个基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和谐社会。后来,美国就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去支持帮助欧洲人实现目标。果真其然,实现了第一个目标也实现了第二个目标。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各政府建立了金融系统,欧洲经济得到恢复并进一步发展,进而使得政府有能力建立强大的社会福利制度。

由此,欧洲是一个非常棒的适合生活的地方,那里没有战争(至少相互之间没有),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有着高社会福利。有时间去想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第二,欧洲整个社会环境比较悠闲。

  让我们先从闲暇时光说起。时间就是金钱,你要得到更多的闲暇时光,你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资源来交换。

欧洲人有着非常悠闲的生活方式,与美国人和中国人比起来,他们要休闲得多。一项调研显示:美国人均每周工作25小时,而德国人均每周只工作19个小时;美国人平均每年工作46周,而法国人只工作40周。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欧洲是否已经具备足够高的生产力,使得欧洲人比美国人的工作还少?

事实上,欧洲的生产力不仅要低于美国,而且还呈下降趋势,相反,美国的生产力仍在上升。此外,欧盟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实际上也是下降的,而美国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欧洲人并没有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或者说占据着更大的市场来支撑他们的休闲。

欧洲人非常享受休闲的生活方式,并引以为豪。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欧洲人的思想深处,所以,当他们在没钱只要有时间,就会出去旅游,而这也逐渐演化为欧洲文化核心的一部分。

而在中国,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新鲜血液逐年增长,房价、物价还在上升,人们危机感意识很强,如果不努力,很容易被替换。

由此导致了人们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仅有的周末节假日也往往被工作替代,或是疲累地只想在住所休息,从而忽略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

真是令人感慨呀!

老师评语

附件

  • 从《我的叔叔于勒》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doc下载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