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提交者:学员张益春    所属单位: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1-01    浏览数( 0 )

人教版教科书《语文》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篇很有深度也很有意义的文章,但因教材的编者割裂了文章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之间非同寻常的内在联系,以致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讨论母爱与父爱的区别。作者提出“母爱是无条件的”,无论孩子怎样,母亲都会无条件地爱孩子;而“父爱是有条件的”,孩子辜负父亲的期望和要求就会失去他的爱。要进入西方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弗罗姆讨论母爱与父爱本质的意义。
站在中西文化相互对比的背景中,反倒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晰。
    1.爱是需要学习、操练的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关于人的成长教育中爱的能力的培养观念上,中国文化的观念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性就是善的,就具有爱的能力。《三字经》言:“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本文转自:www.dylw.net]
    爱的能力是“养成”“习得”的?这在一些国人的教育理念中还是比较模糊的。我们注重让孩子学知识,学礼仪,但是,若说要认认真真地让孩子学习爱的能力,在国人看来,似乎有些“多余”“矫情”。
    而西方文化中的主流观念则认为人是罪人,人很容易与罪相亲。但丁就认为“骄、妒、怒、懒、贪财、贪食、贪色”(这就是所谓“七宗罪”)人人都有。如何才能让人离开罪呢?这似乎成了人生成长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弗罗姆对母爱与父爱的本质的追问,就是立足西方文化的背景强化儿童成长过程中爱的能力的启发、培养和学习、操练的必要性,让包括父母在内的教育者和整个社会都要更明确地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意识到必须打破“人的爱的能力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幻想,确立主动行动的观念,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努力与“罪”争夺孩子的未来。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更理性地面对孩子精神成长的现实,看到父母和教育者面临的严峻挑战,更加明确这个观念:爱是需要学习、操练的。[本文转自:www.dylw.net]
    2.在家庭、社会和个体之间形成自由与规范的张力场
    传统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中也是着意强调对下一代的“教化”功能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培养:从定位上,居高临下;在内容上,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注重伦理道德的归化。父母努力履行这一“职责”,“教化”功能比较到位时,难免会造成对孩子的强势压力乃至人性的压抑和性格的扭曲;履行职责不到位,乃至“教化”荒废,就会出现娇惯、纵容甚至放任自流。
    弗罗姆对母爱与父爱本质的讨论,让我们看到过去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常常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爱的滋润。因为单纯强调原则、纪律、律法对孩子的规范与教化,用思想和理性来引导、教育他(她),强调孩子对父辈权威的顺从,仅仅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弗罗姆不仅明确强调母爱与父爱同等重要,甚至认为母爱在孩子成长初期比父爱更为重要。这就是要在家庭中由母亲、父亲和孩子之间构成一个自由与规范的张力场,爱的滋润与律法的规范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让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
    同样,在社会之中,自由、呵护和关爱与法律的约束一样重要,也要构成一个自由与规范的张力场,才能形成孩子成长的理想环境。儿童在这两种力量所形成的张力场中成长,才能形成真正自由而又健全的人格。
    人的成长的实质就是要在由爱与律法既对立又统一的张力场中超越自身的有限,最终走向自由。
    3.自己成为自己的父母
    中国传统文化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过分强调孝道在人的思想道德中的地位,甚至以孝道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论语·学而》:“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只要父亲还在世上,子女就没有独立行事的权利;即便父亲已经去世,还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二十四孝图》载“老莱子戏采娱亲”,老莱子年七十尚着彩衣,做婴儿啼,以取乐父母。可见,只要父母尚在,子女始终难有真正的独立。
    今天的中国,这种孝道文化无疑出现了一定的衰落。但是,“靠老”“啃老”现象却又显示着年青一代缺乏独立意识的另一种堪忧的倾向。
    弗罗姆强调人的成长目标就是独立,一个成熟的人最终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所谓自己成为自己的父母,就是从自己的心灵

老师评语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