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时间:2016-12-31
  2.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3.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提交者:叶婷婷     所属单位:衢州市菁才中学     提交时间:2016-11-01    浏览数:0     

《秋日》里的思考

                                                        叶婷婷

之前我去听了衢州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观摩课,参赛教师教学的是里尔克的诗歌《秋日》,听完八位教师的诗歌教学课,使我对诗歌教学有了几点思考。

越俎代庖与庖丁解牛

诗歌教学课,不能以教师的赏读代替学生的赏读。学生还没有达到你所预设的阅读体验时,老师为了将学生引导到某个预设的环节,就罔顾学生的真实阅读体验,代替学生去赏析。比如:一位教师预设出示诗歌原文,意在让学生从德文的字数结构变化去体会诗歌的连绵起伏的美感。当原文出示时,教师问到,“同学们,你能看出诗歌结构有什么变化吗?”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于是老师就说,“你看,第一行是9个词,第二行是6个词,第三行是8个词,这样的结构让人感觉到诗歌的连绵起伏之感。”学生看不懂德文,单单以单词的多寡来造连绵起伏的势,我认为很牵强。所以在此环节的处理上,教师有越俎代庖之嫌。

而另一位教师在赏读第三小节诗歌的时候,意在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孤独感。她是这样预设的:PPT出示第三节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三节诗,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全诗去思考,你觉得诗人为什么会孤独?学生发言后,出示一段相关背景,让学生根据诗人的经历去体会诗人的孤独;最后让同学们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心里有过孤独的体会吗?生发言后,老师小结:从诗中,你或许看到了孤独的里尔克,或许看到了你自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三节诗。在体会孤独的环节中,老师立足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真实的思考和体会诗人的孤独,从而形成了真实的阅读体验。每一个问题的预设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所以我认为这位老师的预设可谓是庖丁解牛。

诗歌教学中越俎代庖和庖丁解牛的两种呈现,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的体验,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感情深度。

有效的比较阅读

在这次诗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都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去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吴老师意在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孤寂感,她把第三节诗中: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变换成“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和“当着落叶纷飞

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进行比较赏读,让学生思考:和原句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更好?

比如:徐老师意在让学生体会“是时候了”,是什么时候了?引导学生把“是时候了”这句话添加在第二节诗中一二两句的开头,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添加前后的感觉,体会是什么时候了;用里尔克同一天写的诗《寂寞》和《秋日》对比,意在理解那时诗人的心情是孤独的。

比如:周老师出示北岛对《秋日》中最后一句诗的翻译,和冯至的翻译进行比较,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哪一种更体会出诗人的孤独?

郑老师也出示了北岛对《秋日》中最后一句诗的翻译,和冯至的翻译进行比较,但是她出示时,是这样说的:“暂时没有的人是孤独的,那么诗人是怎样面对这份孤独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对比北岛和冯至的翻译,说一说你认为冯至认为的孤独是怎样的?”我听到这里不禁有个疑问,到底是体会里尔克的思想感情?还是冯至的思想感情呢?这样的比较阅读指向不明确。

我认为有效的比较阅读是诗歌教学的好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诗人感情的进一步理解,但是需要选择有效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并且比较的意图要明确,否则比较阅读环节的设计会如同鸡肋一般无味。

背景知识不是诗歌教学的套餐

一个诗人总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复杂的人生经历、他们往往借助创造诗歌来表达一种思想或抒发内心的某种积郁。因此了解诗人的背景往往是诗歌解读的一道佐餐。然而在现实诗歌教学中,揭示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常常沦为一道套餐。每次上课,老师们都会出示诗人的背景,可是教学诗歌本身和背景却是分离的。

诗歌的深意,往往含而不露,诗人经常把创作意旨隐藏在诗歌的表面意象之内。教师要带领学生去体会的正是被诗人隐含在表意之内的深层内涵,而要了解诗歌内涵,就必然要去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但是诗歌教学中生硬的浏览背景是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诗歌内涵呢?我常疑惑;怎样才能有效结合背景来解读诗歌内涵呢?我常思考。然而不得要领。这次在听完《秋日》观摩课后,我对此有了一点新的想法。与其广泛生硬地了解诗人的背景,不如置身诗歌梳理和筛选与其相关的背景解读;与其面面俱到的读诗人背景,不如融入诗歌营造背景。比如:解读“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诗人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首先筛选出示与诗人孤独心情相关的背景:

1875  出生于布拉格,没有兄弟姐妹。
1884
  9岁双亲离异,跟随母亲生活。
1896
  大学辍学。
1896
——1926 
开始漂泊不定的生涯,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欧洲和北非。
流离、漂泊成了他生命的主旋律。
1926
  去世,51岁。

在了解诗人孤独的经历后,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对这两句诗的感受,在此之上,再出示摘录和诗人孤独心情相互映衬的语句,“亲爱的先生,你要爱你的寂寞,因为只有在这时才能使流浪在大众之中的自我回到真正的家。——里尔克”,由此了解作者对待孤独的态度。从而形成“知其诗——­知其人——知其情”的深层内涵,这样容易拉近学生和诗人的距离,从而引发学生和诗人面对孤独情感的共鸣。

诗歌教学需要老师走近学生,靠近生活,才能获得诗歌给予普通人的心灵慰藉和体悟。总之,诗歌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却高于生活现实。要让学生有所体悟,需要体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内心真实的感受。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