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时间:2016-12-31
  2.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3.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提交者:徐金卫     所属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2016-11-02    浏览数:0     

参加本校的学科组织活动,对自己教学业务的成长和同伴的长征起积极作用,具体来说:

第一,能从伙伴(成长共同体)中学到自己不懂不知道的知识。本人教龄近30年,对电脑、信息技术很不熟悉,很多年轻老师这方面的知识比我丰富得多,他们常常帮我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也从中学到不少。学科专业方面,也经常交流信息,比如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某人上过的好课等等。

第二,能从与同伴不同观点的交流辩论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备课组在教研活动时我提出讲伟大人物可以适当补充反面事例,理由是:对这些历史伟人,课本基本只写正面,不写反面(只有秦始皇例外,其他人物即使写到也是一笔带过),教师上课也只讲正面,不讲反面,这样反映的历史人物面貌是不全面的,充其量是片面的真实,应让学生知道伟人不是圣人,也会犯错,改变伟人在学生心目中十全十美的形象,不让学生产生伟人可敬、可佩但不好学的印象,尽可能把一个真实的人物全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伟人可以敬仰,但绝不能迷信,把他们神化。我的主张引发其他老师的不同看法,认为:学生年龄还小,思想还未成熟,对学生应进行正面教育,不适宜讲反面;有违历史教育的目的;不讲并不代表不真实,反面的事以后学生可以自己去了解……这次教研活动不同观点的辩论,引起我事后的进一步思考,事后整理成文,后来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

第三,使年轻老师和自己共同成长。听年轻老师的常态课,事后进行分析交流并整理成文。有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上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讲到胜利标志——开国大典,对开国大典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在讲意义时,为让学生感受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变化,对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更深的感受,教师以当时记者的身份采访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由学生扮演),下面是这一段教学的课堂实录:

师:(问一位男生)请问老爷爷,今天心情怎么样?

生:激动、兴奋、高兴。

师:为什么呀?

生:今天人多、壮观,气氛热烈。

师:哦(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有些失望),你请坐。又接着问一位女生:“请问这位老奶奶,你今天心情怎么样?”

生:也是激动、兴奋、高兴,还有感恩。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革命胜利了,社会和平稳定了,可以过着安定的生活了。

师:有些不甘心,再问了一位学生,回答基本类似,最后老师只好更直接的问:“农民得到了什么啊?”

生:土地。

师: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使农民得到土地,农民能不高兴吗?还有,以前中国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中国实行了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能不高兴吗?

……

显然,这位教师想通过这一形式让学生自己说出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带来的进步变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效果并不理想。课后交流时我问这位老师:“你的这一形式很好,但效果并不怎么样,你知道原因在哪吗?”这位教师马上深有感触地说:“是的,我觉得这一方法是蛮好的,我也不知道学生为什么答不好,我实施起来效果就不好呢?”

事后,我与这位老师做了如下分析:

本案例的特点是对问题的解答,教师已做好准备,但学生和教师的想法不一样。这种学生表现与教师期望不一致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是很正常的,如学生表现不佳,主要责任不在学生,与教师不善启发引导有密切关系。这一教学片断之所以不理想,主要是教师不善于启发引导,而不善启发引导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第一,教师的知识观有问题。这位教师潜意识中对知识的理解比较狭隘、僵化,认为自己和教科书的答案是最好的、最正确的,甚至是唯一的。所以虽然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但心里还是希望学生能按自己和教科书的答案来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与自己和教科书不一致时就会有些失望,马上就换一位学生回答,而下一位仍然让教师失望,这时教师的教学心态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这样的抱怨:我都很好地进行“启”了,学生怎么就“发”不起来呢?这种“启”而不“发”的现象与教师的知识观有很大关系。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是主观的,所以往往是不一样的,知识是具有个性化的。“文明任何的真正进步都以知识理解的个性化为前提,而不是以知识理解的一致化为前提。因此,教育如果要有助于文明的进步,就必须肯定并鼓励学生对知识的个体性理解。”如果教师具有这样的知识观,那么在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和教科书不一致时就会以宽容开放的心态接受,而且会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就不会因学生“表现不佳”而失望,更不可能产生抱怨。

第二,教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融通,教师看不到学生答案的合理性,也无法让学生认识到答案的不足。两位学生的回答都是有道理的,特别是那位女生(老奶奶)的回答颇有见地。教师前面对开国大典有“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礼炮齐鸣”的描述,老爷爷(男生)说自己“激动、兴奋、高兴”的原因是因为“今天人多、壮观,气氛热烈”自然是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但这只是次要原因。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满意,但又觉得不好否定,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道如何启发引导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满意答案,最后只好亮出自己和课本的答案。本来是想让学生自我建构答案的,结果最终还是教师输送答案。教师侧重于追问答案,而不知怎么去合理引导,其原因除知识观外,还有就是教师自己看不到知识间的自然联系,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融通。如果教师对第一位男生的回答进行这样的评价引导:“很多人确实会受现场气氛的影响而兴奋、激动,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有没有漠视甚至仇视的呢?”进而让学生知道有人欢喜,有人仇视,哪些人欢喜?哪些人仇视?为什么欢喜?为什么仇视?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有更多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积极思维,相互启发,甚至产生智慧的火花。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