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三:教学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

在阶段三,我们已经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并上传了课堂教学视频。请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实施的效果,按照模板完成教学反思的撰写。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反思,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提交的教学反思必须基于阶段三的教学效果和《作业二:教学设计》来完成;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三:教学反思

提交者:学员丁修球    所属单位:海盐县理工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1-17    浏览数( 0 )

教学反思

课题:《阿Q正传》——经典文学影视赏析

科目: 语文选修课

教学对象: 面向全校选修课

课时:1课时

提供者:丁修球

单位:海盐县理工学校

一、反思教学内容

   《阿Q正传》是鲁迅一篇中篇小说。同学们对鲁迅相关作品并不陌生,所以选择《阿Q正传》作为经典文学影视赏析,内容选择恰当。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 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的典型。也了解了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学生对教学内容很感兴趣。

二、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安排较为合理。先通过介绍电影《阿Q正传》改编,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内容提要整体感知《阿Q正传》,并以作品目录让学生大致了解作品内容。接着,通过其人身世初步了解并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也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罗列事例,分析其精神胜利法的具体体现。然后,学习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可悲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后,通过阿Q“革命行动”,剖析阿Q向往革命的不良动机,从而认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课堂总结,阿Q世界意义的典型形象,并了解鲁迅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最后,布置作业,巩固并拓展课堂所学。由于时间较紧,对于阿Q爱情悲剧的分析没能进行。

三、反思教学效果

《阿Q正传》经典文学影视赏析课选取经典文学作品《阿Q正传》改编而成的影视,以文学的眼光来赏析影视,通过影视情节、场景等观赏来促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领会,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了以老师讲授为主,适时的课堂放映剪辑样片为辅的教学方式,很受同学们喜爱和欢迎,所以整体效果较为理想。尤其是课堂上把阿Q爱情悲剧的分析删除,从而更加突出了教学重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革命行动”,课堂教学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如通过介绍电影《阿Q正传》改编导入,不够精彩,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由于是赏析课,主要是教师分析,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不够活跃。

四、教学改进措施

    1.重新设计教学导入,如运用阿Q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学长廊中的意义来导入,或者运用阿Q有趣的生活片段导入,等等,充分做好课堂教学的开端激趣环节。

2.重新设计教学过程,直接删去对于阿Q爱情悲剧的分析,可以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提一下就行了,这样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革命行动”,从而更好实现教学重点突出的效果。

3.拓展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不够活跃,主要是因为学生没看过影片或作品,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提前布置学生观看影片或阅读作品,这样学生就可以有谈论的信息了,有话可说,从而避免文学影视赏析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本源中去。

4.继续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技术和手段。通过近阶段的信息化学习,我们也提高了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水平,但在运用中还要多实践,多尝试,多学习,多思考,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老师评语

附件

  • 丁修球教学反思.doc下载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