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三:教学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2-20

作业要求 :

在阶段三,我们已经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并上传了课堂教学视频。请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实施的效果,按照模板完成教学反思的撰写。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反思,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提交的教学反思必须基于阶段三的教学效果和《作业二:教学设计》来完成;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作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三:教学反思

2016-11-17提交者:学员张利红浏览(0 )【推荐】

教学反思模板

课题: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反思

科目: 高中生物

教学对象: 高二

课时: 1

提供者:张利红

单位:浙江桐乡一中

一、反思教学内容

 对浙科版必修2中第二章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的反思与修改。

本节主要讲述了染色体组型、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等内容。介绍了染色体组型的概念和人类染色体的几种类型并对染色体组型作了分析。关于性染色体,教材以人为例主要介绍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XY型性别决定方式。在伴性遗传方面,讲述了伴性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关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重点是染色体组型的概念、XY型性别决定方式、人类血友病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难点是人类染色体组型的分组特点、伴性遗传的机理及传递规律。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在依据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上,从实验的遗传现象提出问题,合理假设解释现象,再到演绎推理预测实验结果,最终测交实验验证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完整体验“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

二、反思教学过程

就具体教学过程设计的反思与修改。问题导入部分,首先提出“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印度女运动员桑蒂·桑德拉扬获得了800银牌,但她却没能通过性别检测,最终被剥夺奖牌。”的新闻报道以及“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指定性别鉴定实验室检验官利用7天时间来完成临床、性激素、基因、染色体等四种检验工作,并作出性别鉴定报告。”的资料来引入如何鉴定人类性别的依据——在遗传学上看染色体组成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可再具体展示些图片,新闻报道的资料图片等。已让学生有更加具体的感受。引入人类性别鉴定时也可根据这个实例直接展开人类性别。转入认识人类染色体的组成情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勾画出染色体组型的概念。讲解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的分析知道,人的l22号染色体,在男性和女性中都相同,与性别没有关系,这些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另一类是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的染色体,与性别有关,这样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过渡提问到有人认为生男生女的关键全在于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为什么?(在XY型性别决定遗传图解上说明)

教师小结: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男生女的关键在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再知识迁移到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类型还有ZW型,雌性的体细胞内,除了含有数对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的体细胞内,除了含有数对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

这里缺少了对染色体组型研究的意义,应该简单说明,研究染色体组型的意义,从性别鉴定到种的特异性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还有在染色体上的遗传病诊断。

染色体组型研究中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最普遍性状过渡到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转入资料分析中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依据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上,从实验的遗传现象提出问题,合理假设解释现象,再到演绎推理预测实验结果,最终测交实验验证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完整体验“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具体展开如下:

展示实验现象:让白眼雄蝇与通常的红眼雌蝇交配,F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再让F1的雌雄果蝇互交得到F2,在F2中红眼与白眼的分离比为3:1,但雌蝇全为红眼,雄蝇的半数为红眼,半数为白眼。

教师提问: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目比例是3:1,这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教师提问过程中再启发学生:F2中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接近于3:1。这显然符合孟德

尔式遗传中的比数。(学生表示认同)教师进一步提示:但是,与其不同的是所有的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没有雌性的。引导学生提问:是不是这种性状的遗传跟性别有关呢?是不是控制这种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呢?教师评价: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对,当时正是这一点启发摩尔根推想到果蝇的这个性状可能跟性别有关。于是摩尔根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假设:白眼基因(w)是隐性基因,它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雌果蝇为XX型,必须在两条X染色体上都带有白眼基因(w)才表现白眼;而雄果蝇为XY型,只要这条X染色体上有白眼基因(w)即可表现为白眼。再用+表示红眼显性基因,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W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这里的假设内容应该再给学生进一步说明并板书下各种果蝇的基因型及相关表现型。根据摩尔根的假定,你能用遗传图解解释F2中雌、雄果蝇的不同性状表现吗?这里可让学生自己用遗传图解解释果蝇伴性遗传实验现象的产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最好再对这一过程具体解释完整。

教师再转入提问:那么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呢?用什么实验来验证摩尔根的假定呢?

要求学生用遗传图解来演绎推理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可由一位同学上来,黑板板书遗传图解来演绎推理测交实验。教师再简要评价下遗传图解的规范等,这里主要是预测实验结果。最后再展示摩尔根自己的测交实验:让上述实验得到的F1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交配,后代中1/4红眼雌蝇,1/4白眼雌蝇,1/4红眼雄蝇,1/4白眼雄蝇。这个比例符合孟德尔的测交比例。

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完全符合。可见,摩尔根提出的有关伴性遗传的理论是正确的。摩尔根对果蝇伴性遗传的研究,又一次用实验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同时他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上的科学家。

三、反思教学效果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所学的孟德尔遗传定律有密切联系,既是对前者的补充,又是核遗传规律的进一步延伸。其实质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表现。学生对此内容好奇心强,学起来有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染色体组型这一课题,通过染色体组型(男性和女性)图,引导学生对人类雌雄个体染色体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学生在细胞水平上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有感性认识。

四、教学改进措施

    课件演示时,注意同步讲解,改进课件不够清楚的地方,最好做些放大处理。

在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热情,自然而然就会主动的积极的要求去学习,并且加深对科学的探索过程和实验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老师评语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