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三:教学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

在阶段三,我们已经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并上传了课堂教学视频。请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实施的效果,按照模板完成教学反思的撰写。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反思,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提交的教学反思必须基于阶段三的教学效果和《作业二:教学设计》来完成;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三:教学反思

提交者:学员汤雪雯    所属单位:金华市金东区塘雅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1-17    浏览数( 0 )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时充分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自己去发现。为此,教学时先复习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使知识间发

生迁移,在此基础上探求新知,最后深化新知。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2

、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初步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方法与途径: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

、情感与评价: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反比例的量,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出示课件﹚


1

、复习: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

﹚、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


2

﹚、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


3

﹚、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2

、谈话引入:


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那么它成不成比例呢?又会成什么比例?这就是

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出示课题:反比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共同探讨反比例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

巩固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学生从中发现第

3

小题不成正比例,

那么它成不成比例呢?

又会成什么比例?引入课题。通过设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学习新知作铺垫,也为自主探究新知创造了条件并激发了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索


﹙一﹚初步感知理解两个变化关系的不同。﹙出示情境﹝

1

﹞﹚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加法表。


你们发现了什么?(

1

)图中表示的是谁与谁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和不变,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所有和为

12

的数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乘法表”中两个量的变化关系。


2

)图中表示的是谁与谁之间的关系?


﹙学生感知积不变,一个因数随另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另一个因数反而缩小(扩大)

,并

且所有积为

12

的数成一条曲线﹚


3

、师生共同小结:


由此可见,对于“加法表”和“乘法表”中的两个变量,都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但是它们的变化

关系是不同的。“加法表”表示的是和一定两个加数之间的关系,而“乘法表”表示的是积一定两个乘数之间的关

系。所有和为

12

的数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积为

12

的数成一条曲线。






﹙二﹚探索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1

、出示情境﹝

2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把表格填写完整。


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



自行车


大客车


矫车


速度

/

(千米

/

时)


10

40

80

时间

/


12



2

﹚观察发现:一行一行地看,发现了什么?再一列列地看,又发现了什么?

 

3

﹚寻找规律

:

你是怎么知道路程不变的?用表中的数据说明。﹙同桌合作交流﹚


学生讨论反馈:10×12=

120   

40×3=

120  

80×1.

5

=120 „


4

﹚小结:速度×时间

=

路程


﹙一定﹚


2

、出示情境﹝

3

﹞﹙小组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1


填表:


600

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


分的杯数

/


6

5

4

3

2

每杯果汁量

/ML

100





2

﹚表中有哪两种量?


3

﹚分的杯数是怎样随着每杯的果汁量变化的?


4

﹚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用表中的数据说明。

 

     

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体积

 

﹙一定﹚


3

、学生合作交流比较情境﹝

2

﹞和情境﹝

3

﹞的共同点,比较概括反比例的概念。


1

﹚比较一下情境﹝

2

﹞和情境﹝

3

﹞,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互相说说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

2

﹚学生归纳概括反比例意义的概念:


反比例概念:

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两

种量相对应的两数的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

X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积(一定),情境

1

、情境

2

所讲的数量关系可以概括成怎样的式

子?


学生回答后板书:

XY=K

(一定)


4

、学生归纳总结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要是看这两种相关联量的积

是不是一定的,同时,还要看这两个量变化规律。


﹙三﹚练习

:讨论“加法表”和“乘法表”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

和情境

,在学生思考、交流合作、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反比例的概

念。归纳总结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方法。最后又对“加法表”和“乘法表”中两种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解

决了开始提出的问题,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解决问题


1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出示课件﹚


指名学生口答,要求说出数量关系式判断。

 

1

﹚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

﹚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

﹚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

﹚跳高的高度和她的身高。


5

﹚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老师评语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