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三:教学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2-20

作业要求 :

在阶段三,我们已经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并上传了课堂教学视频。请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实施的效果,按照模板完成教学反思的撰写。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反思,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提交的教学反思必须基于阶段三的教学效果和《作业二:教学设计》来完成;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作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三:教学反思

2016-11-17提交者:学员吴贞浏览(0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一课时的内容我们采取的是“学案+小组”的导学模式,以楼兰古国的荒漠化为例,来解析本课时,这中间体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管理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下面从本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来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 主线清晰明显,较好地解读教材,合理取舍知识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为,借助典型楼兰古国这一区域案例,进行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本课教学设计了两条主线:探索楼兰古国荒漠化的成因,危害与治理的知识线索;另一条是探秘楼兰古国古今变迁的秘密进行了探索。一方面知识主线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分析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区域→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区域环境治理的对策与措施”这一分析思路,最终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本节课的一大优点。另外一方面本届课堂采用探秘楼兰古国为线索,具有神秘性,有助于吸引同学们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探索。

2. 活动安排的时间相对合理

    把几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了小组讨论,保证学生将重要知识理解清楚。而在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时,让学生进行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分析荒漠化成因的一般过程的理解,最后配合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和使用,强化学生对方法的迁移运用。这样,既符合案例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3.诗歌为载体,贯穿全文

     本节课开头,我让学生以一首诗楼兰导入,把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让学生自己有兴趣去以楼兰为例分析西北地区的性状,并且从图片和诗歌中涉及的知识点可联系去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学生接受知识也更为主动了。首先,按照区域研究学习的方法,引导进行小组探究,学生读图,进行区域定位,使学生在了解该区域的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区域的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第二步,让学生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分析该区域,结合教材相应内容,分析归纳的方式说出造成楼兰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之后,让学生根据荒漠化发生的每一条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学生理解起来非常顺畅,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夯实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结构安排不够合理

     本节课一楼兰古国为例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同时也能密切结合导入荒漠化,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本节课的导入之后结构不够合理,应该先讲成因,再讲荒漠化的含义以及分类,这样连贯性会更强,内容安排会更加合理。

2.未关注课程资源的整合。

湘教版必修一为自然地理,必修二为人文地理,必修三为区域地理,本节课中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内容,特别是在荒漠化区域因素的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区位因素分析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而本节课这部分的内容整合欠缺。

3.部分内容欠妥当

    荒漠化的地理这一堂课,在小组荒漠化人为因素分析,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有提到荒漠化的成因还与“围湖造田”有关,这一点我没有及时点出来:西北地区主要以内陆湖(咸水湖)为主,咸水湖这种咸水湖“围湖造田”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时把西北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图片放进本堂可是不太合理的。

总之,我们应该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今后我在还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摸索,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三)教学再设计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实践,针对本节课的优点和缺点,本节课的重新教学设计如下:

1.教学主线不改

    本节课继续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借助典型楼兰古国这一区域案例,设计两条主线:探索楼兰古国荒漠化的成因,危害与治理的知识线索;另一条是探秘楼兰古国古今变迁的秘密。一方面知识主线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分析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区域→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区域环境治理的对策与措施”这一分析思路,最终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本节课的一大优点。另外一方面本届课堂采用探秘楼兰古国为线索,具有神秘性,有助于吸引同学们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探索。

2.把荒漠化的成因分析提前

荒漠化的概念理解应该是建立再荒漠化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本节课设计为第一步为以楼兰古国诗歌直接导入荒漠化的成因分析,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荒漠化的原因。第二步骤,本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荒漠化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而学生自己结合荒漠化的成因和后果概括出荒漠化的概念。第三步,再进行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措施分析。最后结合诗歌进行课堂小结。

3.关注课程资源的整合,删除非重点内容

    本节课在荒漠化区域因素的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区位因素分析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而对于西北各个省份的荒漠化发生比例在多媒体中删除,另外考虑到在课堂教学荒漠化人为成因的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到荒漠化的成因还与“围湖造田”有关,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指出:西北地区主要以内陆湖(咸水湖)为主,咸水湖这种咸水湖“围湖造田”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时把西北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图片放进本堂可是不太合理的。

 

老师评语

附件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反思.docx下载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