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三:教学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

在阶段三,我们已经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并上传了课堂教学视频。请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实施的效果,按照模板完成教学反思的撰写。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反思,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提交的教学反思必须基于阶段三的教学效果和《作业二:教学设计》来完成;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三:教学反思

提交者:学员霍烈群    所属单位:慈溪市碧海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1-17    浏览数( 0 )

教学反思模板

课题: 昼夜的成因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提供者:霍烈群

单位: 慈溪市碧海学校(慈溪市新城初级中学)

一、反思教学内容

   通过科学史的教学,使学生在认识“日心说”的同时,感受到探究自然的奥秘需要经过长期的观测实验,需要借助技术先进的工具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建立和完善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接着提出:地求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那么,什么才是昼夜形成的原因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猜想就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部分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已有所闻,但与昼夜形成的关系模糊不清。指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式进行猜想,然后对图画进行描述,这时,要尊重学生的猜想,不要随意地加以否定,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二、反思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昼夜的产生和变化的的原因,虽然已从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各种课外书中或多或少的了解了昼夜现象,但是要让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就很困难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导入阶段,我利用日出日落的图片,创设了一种新颖别致的探究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实景”中,以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然后在设问导读时,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上表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又是怎么形成的?其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请你们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来探究。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为各小组提供了地球仪和蜡烛,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昼夜的成因。模拟这个现象最关键的一点是理解地球仪的转向。

三、反思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课时的教学,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在教学昼夜的形成采用直观教具演示,这样让学生明白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要24小时,这些知识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和学生活动小组的实验活动,富于启发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明白发生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昼夜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之产生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本节课先是采用了操作实验法,让学生亲手发现新知,感受学习乐趣;其次采用演示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形象、逼真地体验到昼夜变化的产生;最后又拓展了知识,为今后继续学习做了铺垫。

四、教学改进措施

 

整节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验证哪一种解释正确,学生比较积极活跃,但由于时间紧,学生人数比较多,我感觉自主程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真正做到自主学习、高效学。

改进:通过实验,发现实验效果蜡烛比手电筒要好,因为蜡烛光是像四面八方,和太阳很相似,而手电筒的光单向,导致很多学生不清楚手电筒要一直照着乒乓球。所以以后采用蜡烛模拟太阳。

 

老师评语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