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1-14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阶段3“课堂教学视频”上传,以及后期阶段4“作业三:教学反思”的提交任务

作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2016-10-20提交者:学员石林林浏览(4 )

 

题目

动态电路分析

级学科

九年级科学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石林林

工作单位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学会拆表法、拆源法分析由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2)巩固串并联电路中U\I\R\P各量的规律3.学会画等效电路简化由电键断开与闭合引起的电路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与媒体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提升学生从实际电路到抽象的电路图间转换的能力。(2)通过小组协作、互助纠错的方式提升分析抽象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1)通过技能的提升培养学习科学的自信。(2)体会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3)通过协作与交流培养互助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1.学会拆表法、拆源法分析由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

2.学会画等效电路简化由电键断开与闭合引起的电路变化。

3.培养小组协作、互助纠错的能力。

难点:1.学会拆表法、拆源法理论分析由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

2.学会画等效电路的方法简化由电键断开与闭合引起的电路变化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实验观察法、分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设备(网络、手机),尝试电子白板,学案

软件:PPT

教学设计思路

物质科学中电学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但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缺乏自信,面对各种各样抽象的电路图抓不住电路的本质,更无法用电路基本规律对电路进行正确分析。设计本课题是希望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拆表法、拆源法分析由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学会画等效电路分析由开关断开与闭合引起的电路变化。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互助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教学引入】给出一个“坐体前屈”测试人体身体柔韧性的视频。并介绍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仪表可以是电流表或电压表。

问:你能否推测是什么元件引起了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

生: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电表可能是电压表或电流表

幻灯片展示:某位同学设计了四种电路,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你能判断出正确的电路吗?并讲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

生:判断

问:在一个电路中,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电路中电表及功率的变化呢?如何控制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呢?我们有哪些方法对电路做出判断呢?

【复习过程】

一、由滑动变阻器的变化引起串并联电路中各量变化的分析方法

1.幻灯片展示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各量变化的判断

2.理论分析:学生先进行电路图的抽象分析,然后由作对学生讲解方法和思路。

3.实际验证:学生根据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并进行验证。

4.归纳方法:拆表法和拆源法判断电路

5.迁移掌握:

学生先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拆表法和拆源法判断电路,并对电路的各量进行分析;

个人书写总结:我错误的原因或同组同学出现错误的原因,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最后大组交流:选派代表交流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易错点、解题的关键点。(手机上传各种典型错误)

二、由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电路各量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视频:教室饮水机红绿灯的变化

1:饮水机功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给出饮水机技术参数)

生:是电阻?(追问并明确:总电压不变,总电阻的改变才能引起总功率的变化)

2:怎样才能让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引导:饮水机电阻的变化与坐体前屈电路不同,电阻变化不连续。)

生分析出:加热时饮水机的电阻小、保温时电阻大。

任务:你能设计饮水机内部的电路原理图吗?

学生展示:用手机拍摄学生设计的电路图上传,并由设计的学生进行讲解。

总结:由开关断开与闭合改变电路的电阻是设计电器时常用的方法。

分析这种电路常用的方法是简化电路,画出等效电路。

教师用电子白板演示:等效电路的画法。

学生完成学案中电路的理论分析,并共同设计电路进行验证,体会开关断开与闭合电路中电路串并联及短路情况的变化。

4.归纳方法:等效电路的画法

5.迁移掌握:

学生先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等效电路的画法。(用手机拍摄,上传归纳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

个人书写总结:我错误的原因或同组同学出现错误的原因,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最后大组交流:选派代表交流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易错点、解题的关键点。

三、巩固练习

完成学案中的习题,并进行小组交流。

四、归纳与交流

先自己独立归纳用拆表法、拆源法、画等效电路分析电路的步骤、易错点及关键点。然后小组交流,进行互相补充,大组总结。

通过视频,使实际感受仪表的变化,创设电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情景,体会电路不是停留在试卷上抽象的电路图。

 

 

 

通过分析,使学生搭建实际电路与电路图及各元件之间的联系。

 

 

先让学生进行抽象分析,然后用实际电路进行验证,体会滑动变阻器对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不仅加深串并联电路中各量的规律,而且明白拆表法及拆源法的原理。

 

通过小组交流,互相纠错,并且归纳出两种方法的步骤,解决抽象的电路时应该注意的要点,能都深度掌握两种方法。

 

从实际情况出发,体会科学在生活中。

从饮水机的工作状态,明白功率的改变由电阻引起,通过学生设计电路,体会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对电路中总电阻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功率。

通过手机拍摄学生设计的电路图,教学资源比较鲜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现实。

 

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开关对电路的影响。有利于对等效电路的迁移,利用方法的掌握。

 

通过同伴协作,互相纠错,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更加利于自己真实想法的表达,利于纠正一些对摄入信息的错误解读,补充遗漏的信息,使方法的掌握更加准确、快速。

 

 

3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2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分钟

 

10分钟

3分钟

板书设计

一、由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电路各量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1.拆表法

2.拆源法

二、由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电路各量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化等效电路

 

 

老师评语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