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1-06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阶段3“课堂教学视频”上传,以及后期阶段4“作业三:教学反思”的提交任务

作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2016-10-20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1 )

题目

3.5物体的内能(1

级学科

九年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张中其

工作单位

平湖市黄姑中学

教学目标

1、  知道内能的含义。 

2、  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内能的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类、综合的科学方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一体式多媒体电视,计算机以及相应实验器材

软件:PPT课件以及FLASH动画

教学设计思路

《内能》是初中科学九年级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热学基础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但是印象不深刻,借用Flash动画,回忆起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运用类比的方法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科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求学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科学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归纳科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演示实验 

1)大试管中装适量水,软木塞塞住管口,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加热使水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汽,水蒸汽会把软木塞冲出去。 

提出问题:水蒸汽为什么会把软木塞冲出去? 

2)摇晃一瓶密封的可乐,迅速打开瓶盖,可乐喷洒出来。 提出问题:剧烈摇晃过的可乐为什么会猛地喷洒出来呢?

物体的内能 1.问题 :宏观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弹簧发生形变而具有势能,那么在微观上,那么微观粒子是否也具有能量呢? 视频: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现象 2.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观察:温度越高,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讨论:一定质量的某物体的内能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结论: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此外,内能还跟物体的状态有关。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汽的内能大于100℃水的内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过渡)现在入冬了,天气开始变冷了,经常会感到手冷,你通常是怎么让你的手变暖的?  生:两手互搓;放在火上取暖;放在温水里取暖等等! 

1.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探究(1)如何使手的内能增大?⑵如何使一根铁丝烫手?⑶如何使火柴头点燃?器材自选,并进行交流、分析、分类、归纳。 

结论: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2.讨论 

热传递和做功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式有什么异同? (提示:从效果上比较;从增加内能的来源上比较) 结论:相同点——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等效)。 不同点——热传递方式是内能转移;做功是能的形式发生转化。 

3.练习:将下面事例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A、用热水袋给手取暖 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变热 C、用嘴对手呵气 D、刀在磨刀石上被磨得发烫 E、放在炉火旁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___________是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视频演示实验                                      

 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且滴入几滴酒精。用打气筒往瓶中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交流分析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三.小结 

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四.应用 

1)演示实验 在一个带活塞的厚玻璃圆筒内的底部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往下压,观察筒中的变化、并解释现象。 

2)用能的观点解释水蒸汽冲软木塞和开可乐瓶的实例。水蒸汽和可乐的内能转化为了什么形式的能?能否利用这些能量为生产、生活服务? (如:用来带动汽车前进,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以实验引入,直观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扩散实验回忆七年级学过的有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使知识掌握更轻松更深刻,做到寓教于乐

 

 

 

 

 

 

 

 

 

通过生活事例过渡,引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设计意图: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热传递和做功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结论。并从能的形式是否改变的角度思考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上的本质区别,运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感受生活与物理的密切联系。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交流培养用科学原理解释现象的能力及表达分析能力。

 

10

 

 

 

 

 

 

10

 

 

 

 

 

 

 

 

 

 

 

10

 

 

 

 

 

 

 

 

 

 

 

 

 

 

 

 

 

 

 

 

5

 

 

 

2

 

 

 

5

板书设计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此外,内能还跟物体的状态有关。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老师评语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