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1-06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阶段3“课堂教学视频”上传,以及后期阶段4“作业三:教学反思”的提交任务

作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2016-10-20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0 )

题目

一次函数

级学科

八年级数学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钱周勤

工作单位

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会根据数量关系,求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初步获得“函数是常用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的基本活动经验,会求一次函数的值。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为:学生对例2问题情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归纳,坚持以学定教,来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电子白板

软件:ppt

教学设计思路

1.导入新知:通过3个情境3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让学生从3个不同的方面对一次函数的特征获得深刻的感受,而不仅仅局限于解析法,并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归纳一次函数的概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新知巩固

3.新知应用:2纳税问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数学建模的一个典型例题,在这一方面,通过一些问题串,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初步感受到“函数是常用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也就是体现一次函数的价值,同时体验到“数学源自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的思想认识。

4.巩固练习

5.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1.导入新知

我选取了3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作为课堂引入,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两个变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的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情境一:

老师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本子,买铅笔已经花了5元,本子每本2元,买了x本,那么共付款y元与买本子数量x(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情境二: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和弹簧的长度y(厘米)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请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情境三:

小明从家里出发骑车去学校,他所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S(千米)

t(分钟)

O

5

4

3

2

1

1.6

1.2

0.8

0.4

2.0

 

 

 

 

 

根据上图,请写出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让学生比较上面三个函数解析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所含的代数式是整式;②自变量的次数是一次。

像这样的函数就是一次函数,接着让学生试着归纳一次函数的概念,然后得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的,函数y=kx+b (k,b都是常数,且k0) 叫做一次函数。

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 x (k为常数,k0),叫做正比例函数,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

 

2.新知巩固

为了及时巩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搞清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常数kb的意义。我安排了以下两个巩固练习:

2.1 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k和常数项b的值各是多少?

       

22 1 求出下列各题中x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某农场种植玉米,每平方米种玉米6株,玉米株数y与种植面积x(m2)之间的关系;

2)正方形周长x与面积y之间的关系;

3)假定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16%,存入1000元本金后,本息和y ()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关系.

这两题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小结性反思:

1)你是怎么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的?

2)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是什么?

3)对于一般的一次函数,它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我还会追问,在实际问题中,比如例1中的第1小题,它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

3.新知应用

重点解决了之后,接下来我将着力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就是例2,因为这题涉及纳税问题,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较难理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不是整题一起呈现,先呈现这样一段话:

2 按国家201191日起实施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指月工资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免税部分3500元后的剩余部分)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税率的为10%

接着呈现两个小问题:

问题1:小张的月工资收入为45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为_______,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______

问题2:小李的月工资收入为6000 元,则应纳税所得额为_______,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______

 

4.巩固练习

为了及时巩固这个数学建模的思想,我设置了一个巩固练习:

一种移动通讯服务的收费标准为:每月基本服务费为30元,每月免费通话时间为120分,以后每分收费0.4元.

1)写出每月花费y关于通话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

2)分别求每月通话时间为100分,200分的花费.

对于这题,我将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答。这是书上的一道作业题,我稍作了修改,去掉了第1小题中x>120这个条件,让学生不仅巩固了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也体会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5.课堂小结

到此,学生进行了将近一节课的数学思维运动之后,我将让学生静下心来反思本节课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然后归纳出来。

特别是将数学建模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理论的提炼,以利于以后用于其他数学问题的解决。
 

设计意图

到此,导入新知部分就顺利完成了,大家可以发现,我的情景导入是通过函数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法,情境一的解析法清楚地展现了一次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情境二的列表法让学生感受到一次函数的独有的特点,当自变量变化相等的数值时,函数值的变化也相等;情境三的图象法直观反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三种表达形式各有优点,学生第一次接触一次函数,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一次函数有更深层次的感受。

另外,由于前面学生刚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而后面要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

因此这个精心设计的情境导入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共同特征,自己去归纳一次函数的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通过两个巩固练习和几个追问,让学生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概念理解得更透彻。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其设计意图有二:一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理解两个关键词“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理清这个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月工资收入、应纳税所得额、应纳个人所得税之间的关系。强调月工资收入减去2000才是应纳税所得额,

二是让学生感受在这个纳税的实际问题中,当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时,应纳个人所得税也随之确定。于是我会追问:当某人的月工资收入为6500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值能确定吗?学生会齐声回答确定,接着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中存在的函数关系,然后共同抽象出这个函数关系,我会问学生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自变量的函数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个,一是设月工资收入为自变量,二是设应纳税所得额为自变量,而应纳个人所得税就是自变量的函数。

本例题是对生活问题的数学建模,问题情境比较复杂,我的思路是:本题不仅要帮学生理解问题,还要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数学建模的过程和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2分钟

 

 

 

 

 

 

 

 

 

3分钟

 

 

 

 

 

板书设计

引入          1             2                练习

 

 

 

 

 

老师评语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