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1-06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阶段3“课堂教学视频”上传,以及后期阶段4“作业三:教学反思”的提交任务

作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2016-10-20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0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题目

杠杆

级学科

九年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丁军敏

工作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大堰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认识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杠杆,了解人体杠杆。

2、 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3、 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及分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与体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 通过体验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科学源于生活,提高关注生活、学习科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古代杠杆,使学生初步树立劳动人民创造科学史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实验器材

软件:图片、声音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契机,根据教学目标,在多媒体课件结合学生体验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的辅助作用下,通过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实验论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好地落实本节的教学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阿基米德之给我一根……”动画以引入新课。

二、新授  师: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放着一个食品罐头,假设里面放着你特喜欢的水果,请你快点打开盖子吧。不过打开前请看完“活动一”中的要求。

投影“活动一”图片。

学生打开盖子交流感受。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使用自带的其它工具(预先布置学生分组带啤酒开、剪刀、钉书机、钢丝钳、扳手等),体验一下,然后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互相补充说明。(估计学生能说出固定点、在力的作用下能转动等特点。)

师:很好,不过还应注意是一根“硬棒”而不是“直棒”即可弯可直,并且还需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转动。

投影:杠杆的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师:杠杆作为一类简单机械,它是劳动人民为了提高生活和生产效率而被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就用春来捣谷,用桔槔汲水了。现代机械也有很多是生产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明利用的。                  

投影:生活中一些常见杠杆和古代杠杆。

投影“工人撬石头”图片并介绍:刚才我们发现的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它有一个专有名称叫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就叫阻力,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效果刚好相反。同学们不妨再来比较一下:工人用同样的力把手握在A处与握在B处哪个效果好呢?为什么?。

(估计学生能提到支点到力的距离不同从而引入力臂概念。)

师:对,就是因为受力大小相同时支点到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大小会直接影响杠杆的转动效果,所以引进了力臂的概念。

投影“找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图片,同时介绍: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很显然,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可见,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有五个;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称为杠杆的五要素。我们可用画图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

投影图片指导学生学习画图步骤:首先用虚线画出动力作用线(可以是反向延长线),再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作垂线,用虚线表示,交点到支点的距离(即最短的距离)就是动力臂。同理画出阻力臂,注意力和力臂要尽量按比例尺画,画图要用尺子。

学生练习画图并选几份投影,让学生评价订正。

师:很多同学每天骑自行车上学,知道自行车中的哪些部件可看成杠杆吗?让学生观看自行车图片找出杠杆并交流后观看录像。

师;了解了那么多有关杠杆的知识,同学们肯定累了,现在我们来舒展一下筋骨,来,动动脖子,伸伸手,踮踮脚。哟,我们已经在使用自己身上的杠杆了。哪些是杠杆呢?动力和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分别在哪?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师播放“手握物体曲肘运动”的录像和相关图片。

三、小结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你了解了杠杆的什么特点?

 

用动画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开展活动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在活动中探索新知。

 

 

 

 

 

 

 

 

 

 

 

 

 

 

在交流讨论中概括得出杠杆的定义,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杠杆。

 

 

 

 

 

 

 

 

介绍杠杆的应用历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理解杠杆的作用。

 

 

 

 

 

 

 

展示图片,让学生对杠杆有一个更加形象的认识,逐步了解杠杆五要素。

 

 

 

 

 

 

 

 

 

 

 

 

 

 

 

投影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力臂的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对所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

 

 

 

3

 

 

 

 

 

 

 

 

 

 

2

 

 

 

 

 

 

 

 

 

 

1

 

 

 

 

 

2

 

 

 

 

 

 

 

15

 

 

 

 

 

 

 

 

 

 

 

 

 

 

 

 

 

 

 

 

 

 

 

 

 

 

 

 

 

8

 

 

 

 

 

 

 

 

 

 

 

 

 

 

3

 

 

 

 

 

 

 

 

 

 

 

 

2

板书设计

5.1       杠杆

一、认识杠杆

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杠杆的五要素:

(1)      支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3)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      动力臂(L1: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

(5)      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

 

 

 

 

 

 

老师评语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对于学生确实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活动,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应该能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