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1-14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阶段3“课堂教学视频”上传,以及后期阶段4“作业三:教学反思”的提交任务

作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2016-10-20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3 )

题目

老王

级学科

八年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邬吉丽

工作单位

奉化松岙中学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2、感悟老王的人物形象,品悟人物善良、仁义的美好品德。

3、学会自觉关注不幸者的命运、培养平等对待弱者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关键

1、感悟老王的人物形象,品悟人物善良、仁义的美好品德。

2、学会自觉关注不幸者的命运、培养平等对待弱者的美德。

 

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 视频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电脑

软件:PPT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关注明星,是因为他们身上的光芒;我们关注伟人,只因为他们做出的贡献;我们关注亲人,是因为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然而,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跟我们非亲非故,他们是没有耀眼的光芒,非凡的成就,却有着一颗纯朴的心。让我们走进杨绛先生,感受杨绛先生笔下的这一位人物。

2、齐读课题《老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对老王情感的词。(学生个性化回答:不安   愧怍……

2、朗读最后一段……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明确愧怍 的含义及对象

3、明确“幸运的人”、“不幸者”

 

 

三、研读课文、感受温情

(一)感受不幸者————老王

1、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请说说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暗示老王的不幸。

师:除了最后一段,文中哪一段直接指出了老王的不幸

生: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落……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指的是

生:也许得了恶病,

师:谁说的,老王的恶病……

生:有人说。

师:老王得病是真的吗?

生:不确定

师:从何得知

生:大约,不确定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下这一段落,边读边思考,想一想别人说老王得了恶病的依据是什么?生:瞎了一只眼睛

师:对于老王而言,这是哪个方面的不幸?

生:身体残缺

 

引导学生概括出:不幸——眼疾 生理缺陷,被人轻视

师:除了身体的不幸,课文还写道了老王的那些不幸?

生1: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生2: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师:引导学生概括 不 幸:谋生艰难

生1: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生2: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师:引导学生概括     孤苦无依  职业卑微

       出示学生预习的问题(投影显示):第二段为什么有的加引号,如人老了,没用了

师:试用第一人称试着阐述老王的生平,老王用怎样的心情讲述?

生:失落……

师:引导,老王的不幸还体现在?

生: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生活环境破落

师:引导 房子的特点 引出住所的破败 简陋 

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所房子是老王吗?引导学生注意老王的回答

生:不一定,依据:问起那里是不是自己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生总结:老王的不幸   职业卑微 生计艰辛  孤苦无依 住房简陋

 

 

 

 

 

 

 

四  患难之处见深情 

(一)、幸运者的善行

师过渡:我们看到一个生活困窘,孤苦伶仃、身体残缺的老王,面对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多年之后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感情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愧疚,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惭愧之情,让我们走进杨绛,看看杨绛到底是如何对待老王,以至于多年之后感知自己对老王的愧怍。

1、默读课文,圈划,概括出作者对老王做了哪些事情。

生:照顾生意。

师: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我常坐老王的车。

师:引导学生注意“常”,与文中恶意中伤老王的人进行比较,感知作者的善举。

假设有这样的一个车夫,你敢坐车吗?你敢常坐他的车吗?一个常字,平平常常,现在读来,是不是另有一番风味呢?我们有可能落荒而逃,可是杨绛先生却气定神闲的坐下来,而且还经常光顾老王的生意。杨绛先生的散文,看似平平淡淡,却带给我们一丝丝的隐痛。

 

(二)、走进杨绛,感受幸运者的“不幸”

 

师:杨绛先生说自己是一个幸运者,可事实真如他所言吗?正如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我不知道杨绛是否幸运”(预设PPT展示),请你读文,仔细思考,你能帮助这位同学帮他解决心中的疑惑吗?

 

师:这位同学读课文,读得很仔细。说话有理有据,善于推理。我们来看下历史中的杨绛,情况是怎么样的?

 

 

 

师:引发学生思考  自称为幸运者的杨绛真的幸运吗?(补充介绍杨绛的生平  投影显示)

 

投影显示1966年文革开始后,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和打压,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并且被剃了“阴阳头”, 她和丈夫钱钟书一起被划分为“牛鬼蛇神”, 她被安排去扫厕所,杨绛爱卫生,在打扫厕所时,她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整齐,而且通风透气。红卫兵来整她时,她就躲入女厕所避难。 1969年11月,钱钟书被下放到河南信阳地区罗山县“五七干校”,不久,随“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东岳。

 

 

师引导:作者的不幸在文中也有体现,但是作者却写得比较节制。你能找到蛛丝马迹吗?

 

生:“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文中写到作者不敢坐车去看病。

生:杨绛明明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她却没有钱。文中有一次作者不敢乘车去医院,老王送她去之后,悄悄问她,是否有钱,可知,那时候的杨绛生活已然大不如前了。

 

师:即便是家庭状况大不如前,杨绛还是尽自己所能帮助着老王,她做了……

……

生:送大瓶鱼肝油。

师:引导学生注意“大瓶”,补充资料说明鱼肝油来之不易。

生:送冰、车费减半。

生:送医院,不肯要钱。

 

师:引导学生注意鱼肝油在当时计划经济的珍贵性

 

(三) 走进老王,品悟不幸者的“善行”

师引导过渡:引导学生明确愧怍的意思是惭愧,反观作者对老王所做的举动,在困难时期能够尽自己所能在困难时期能够做到像作者那样尽自己所能帮助比自己弱势的人员,已是难能可贵,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解开作者内心愧怍的原因,看来,想解开作者内心的心结,必须走进老王,才能真真切切的了解作者的惭愧之情。

师:老王对作者一家做了什么?

生:送冰,车费减半。

生:送医院,不肯要钱。

生:送鸡蛋和香油。

 

师:

预习反馈:老王为什么要把鸡蛋送给作者一家?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的?

引导学生看老王送鸡蛋的段落,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句子:(朗读)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分析:1分散  字音校准:第三声: 松散   第四声  :由聚集到分离的过程   根据字音明确是第四声

2、引导学生抓住镶嵌:把某一物体嵌入到另一物体  明确这是动转静态描写,老王此时是有生命特征,可是身体状况却极差,好似没有生命力,瘦瘦弱弱的嵌在门框里面。 

……

 

师:此时老王的身体状态非常差,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得到印证?

生: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生: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师生总结:几个直僵僵  直着脚 直担心 几个词可以看到老王身体状况很差,既然病得那么重,为什么老王还要来作者家?为什么还把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生:老王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作者对他日常照顾,所以将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我觉得可能是感恩作者。

生:我们知道香油和鸡蛋在当时的社会是比较稀缺的物品,老王将这么贵重的物品都给了作者,而且还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足见老王对作者的强烈情感。

师引导:老王生活贫困,香油和鸡蛋却是当时的稀罕物,不觉得奇怪吗,老王的香油和鸡蛋从何而来?

 

生思考: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老王靠着三轮车活命,生活极度贫困,如今他病入膏肓,香油和鸡蛋的钱极大可能是他卖了三轮车而来。由此可见,老王对待作者一家不是普通的主顾关系,而是一种友情,甚至有一点点亲情。

 

 

 

三、追根溯源,体悟深情

 

师:老王在病重的情况下,将自己活命的三轮车变卖,亲自将香油跟鸡蛋送给作者,足见老王跟作者一家的感情的深厚、亲密,作者也尽自己所能的帮助老王。为何作者会对老王感受到愧怍之情。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解剖自己,而杨绛就是带着这一份自省不断地叩问自己,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欠缺的事情。

补充材料PPT显示:

 

杨绛96岁高龄时写下《走到人生边上》,其中写到:“每个人如果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的没做,犯了种种错误。而事情已成过去。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

 

请联系补充材料及课文,说说作者产生愧怍之情。

 

师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日常对待老王的方式:老王将珍贵的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作者怎么回报老王?(引导学生注意老王的话语及动作)

 

 

生:我不是要钱?

师:老王不要钱,老王要的是什么?(思考)然后“我”也赶忙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大家再揣摩一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有哪些信息?

    生:以前老王拿鸡蛋来换过钱。

    生:有时候“我”没有当时给钱,托人捎过。

    生:以前“我”给老王钱的时候,老王也客气过,不要钱。不要钱,然后把钱塞给他,他最后还是要了。

 黄:揣摩得很好。“我”一再强调说“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想一想,“我”真的知道吗?“我”又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老王拿鸡蛋来是换钱的。

    生:“我”知道老王不要钱是客套。

师:揣摩得很好。在“我”坚决的态度面前,老王就无话可说了,钱也收下了。——大家看,老王真是个老实人啊!但我想,收下钱之后,老王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现在我们做一件事:请你站在老王的角度,想象一下老王这时的心理,用简短的话描述老王此时此刻的心情。

(学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这些钱对老王来说是一种伤害——

    师:请用老王的口吻来描述。

    生:一方面,感谢杨先生一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师:感激,关心。

    生:对,另一方面觉得他们是社会上可以理解我的人。

    师:可以理解可以信赖的人。

    生:但是,到最后发现他们从心里还是没有接受自己。

师:具体说,老王的心理有三个要点:一是老王对杨先生和钱先生的感激;二是内心里一直把他们当做最信赖的人;最后发现,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隔阂,有距离。

师总结:老王,作为社会的底层人物,坚韧的生活着。在文化大革命中,歪风邪气对老王没有产生坏影响,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作者一家落井下石,而是坚守着做人的良知,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作者一家,这是多么的可敬。相比较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多是以物质爱回赠,他们的关系处于一种不对等。课文通过作者和老王的交往,不仅仅局限在表达作者的愧怍之情,更多的是作者借着这样的事例,宣扬的是一种“爱”,这种爱,超越于亲情、友情、是淳朴的人文关爱。

 

创设情境 让学生能有情感共鸣

 

 

 

 

 

 

 

 

 

 

 

读文 疏通字词  初步掌握文章内容为接下来的环节铺垫

 

 

 

 

 

 

 

 

 

 

 

 

 

 

 

 

 

 

 

 

 

 

 

 

 

 

 

 

 

情感铺垫

 

 

 

 

 

 

 

 

 

 

 

 

 

 

 

 

 

 

 

板书设计

 

老王

                        杨绛

 

            ——————愧怍——————————善

 

 

 

老师评语

教学重难点较为明确,利用拓展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对于更好把握作者的情感有一定的作用

课堂实践作业

最新课堂实践作业

推荐课堂实践作业

热门课堂实践作业

热评课堂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