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11-06
  2.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阶段3“课堂教学视频”上传,以及后期阶段4“作业三:教学反思”的提交任务

  3.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吴继军 已推荐!

提交者:王军     所属单位:江山市第五中学     提交时间:2016-10-25    浏览数:5     

题目

《沁园春.长沙》

级学科

高一年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王军

工作单位

江山市第五中学

教学目标

1.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       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3.       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关键

1.       理解课文的情景关系,体味词中作者的感情;

2.       初步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基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本课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开拓学生思路,放手让学生动手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是这节课教学方法的精髓,是一个互辅互促的动态过程。特别强调的是:诵读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

软件:1. 《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的朗读音频资料;2.PPT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学习诗词要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氛围,以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导人这一环节中,可以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基础之上。由此,要采用涌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缭绕妙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情感。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落实对于本词的秋景赏析但又不能局限于对景的分析,更在于引导学生体察词情、词境。

第四.在诗词赏析之中,必须重视诗词遣词造句的特点,可以考虑设计开放性的训练,让学生对此有所感悟。

第五,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对词的结构及特点的理解较初中的水平有所提高。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如《沁园春·雪》),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试着归纳出词的一些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关知识,并通过训练加以强化。

第六,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加强诵读,力求达到当堂背诵之目的。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沁园春·雪》,能不能背诵一遍?

从这首词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

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写作背景介绍。

.解题

2.背景介绍

三、诵读感悟。

大家边看课文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2,朗读全诗,进一步熟悉全诗内容

⑴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⑵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

 

3)师范读

4请两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把本词描绘出来。

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一、品评鉴赏上阙

(一)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二)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

 

 

(三)一个字,它包括哪些内容?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找同学来读一下。

(四) 作者的视角发生了那些变化?

(五)学生示范

(六)让我们一起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

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般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变为彩屏,火红的枫林,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江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

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金风送爽,满山的枫叶,像烈火熊熊燃烧,江水缓缓流淌,千百船只竞相踏浪穿波,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嬉戏……

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被风鼓紧的白帆,游鱼闪闪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七)这几句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

明确:“染”、“击”、“翔”等。

补充练习:

——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

奔 击 行 啸 翔 游 鸣 走 排 藏

(八)师小结

师:同学们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意象密集,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将一幅壮美的湘江秋色图栩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领会作者情感

(一)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

(二)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下面齐读上阕。

三、教师小结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内:意境描述——再次默读上阙,将眼前再现的情景描述出来。

3.课外:将你的意境描述进一步完善、丰富,写成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课下相互交流。

 

 

由背诵《沁园春·雪》导入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

 

 

 

 

学诗歌要知人论世,才能从更广阔的面上理解诗歌主旨和感情。

 

 

出示原词,欣赏手迹。用毛泽东的手迹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反复朗读,深入领会本词意境和词人胸襟。

 

用标准的范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把握。

 

 

 

穿插背景介绍,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 李白“独坐敬亭山”进行比较

 

 

 

 

情景再现,更加贴近现实,生动形象!

 

 

 

 

 

 

 

 

 

 

 

 

PPT展示:毛泽东工作细节!

 

 

 

 

 

 

承上启下,衔接自然

PPT展示:悲秋诗句,比较古代文弱诗人和革命领袖不同的胸襟和气度,从而理解诗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写照,领会本诗流露出的诗人的革命豪情。。

 

 

 

 

 

 

 

 

 

5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时间)           (地点)
(
特定环境)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景)  (静景)      万类      怅寥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景)  (静—动)    霜天      问苍茫大地

鹰击长空                  (上) (动景)               谁主沉浮

鱼翔浅底                  (下) (动景)       自由

(分)————————————————————(总)

                            (——————————————(情)

 

附件

  • 277346082312.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