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常棚 所属单位:华蓥教育科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2017-03-30 浏览数( -)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西藏日喀则地区上海实验学校 教材版本:民族地区区教版
教师 |
肖跃 |
年级 |
初三 |
科目 |
汉语文 |
授课时间 |
2013年9月 |
||||||
课题 |
故都的秋 |
课时安排 |
二 |
第 一 课时 |
授课类型 |
讲授与引导 |
|||||||
一、学情分析 |
上周,已学《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名篇,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已学单元知识“散文的线索与写景”,对散文也有初步的理性认识,这为今天进行《故都的秋》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故都的秋》行文疏朗不羁,我校是藏族学生,他们文化素质较差,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上课采用常规的程序,讲课时深入浅出,并把《故都的秋》分成两课时,每课时有目标和重点、难点。 |
||||||||||||
二、教材分析 |
《故都的秋》是民族地区区教版汉语文初三上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 ”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
||||||||||||
三、教学目标设计 |
·知识与技能 |
①了解现代散文充分体现作者个性的特点,②体会并掌握一定的散文鉴赏方法:圈点批注解读品析想像美景法;抓住主观感受词语身临其境与作者心灵沟通法;反复朗读的“美读”法和留心观察体味生活景物法。 |
|||||||||||
·过程与方法 |
以课后“研练为思维起点,以展示交流、完善预习书面作业为活动主线,以圈点勾画关键字词解读品析和美读为活动主体。 |
||||||||||||
·情感态度与价值 |
认识平常生活平常景物所蕴含的美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立志为“中国梦”做贡献。 |
||||||||||||
四、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
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
|||||||||||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
||||||||||||
五、教学方法 |
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
||||||||||||
六、教学媒体 |
多媒体课件 |
||||||||||||
七、教学策略设计 |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 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 |
||||||||||||
八、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环节1 |
教学过程 |
听 |
||||||||||
教师活动 |
放朗诵带 提出问题:古都的秋的特点? |
||||||||||||
学生活动 |
跟着朗诵带读 |
||||||||||||
设计意图 |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增加词汇量。 |
||||||||||||
教学环节2 |
教学过程 |
说 |
|||||||||||
教师活动 |
提问:文章共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
||||||||||||
学生活动 |
小组讨论 |
||||||||||||
设计意图 |
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把握本文脉搏。 |
||||||||||||
教学环节3 |
教学过程 |
读 |
|||||||||||
教师活动 |
提问?每幅秋景图的特点? |
||||||||||||
学生活动 |
分小组及男女读 |
||||||||||||
设计意图 |
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自我分析能力,培养藏族学生的语感。 |
||||||||||||
教学环节4 |
教学过程 |
写 |
|||||||||||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仿照本文,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的秋景图 |
||||||||||||
学生活动 |
分组写作,并选出代表进行示范朗读 |
||||||||||||
设计意图 |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考试提高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
||||||||||||
九、板书设计 |
秋院 秋槐 清、静、悲凉 秋蝉(形) 情景交融 (神) 秋雨 秋果 |
||||||||||||
十、作业设计 |
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西藏的秋》3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
||||||||||||
十一、反思 |
随着课题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积累、感悟、运用。在备课与讲课的过程中都注重了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前我通过对教材从不同角度的深入的研究,最后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的特色。2、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 一、主要成功之处: 第一、注重了品读教学,对优美的散文通过品味名家朗读和组织同学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学生通过读、品、悟的阶段性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二、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从把握品味语言特色入手,去解读全篇。体现语文的语言学习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品味语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了课堂探讨兴趣,引导多数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锻炼了反应能力。 第四、注重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共赢意识。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第五、处理教材时,敢于大胆取舍,忍痛割爱,无须面面俱到地分析每一个画面。《故都的秋》的关键是把握住“清、静、悲凉”的特点,重点是以景传情。 二、存在问题: 1、问题的讨论没有充分展开。课前预习工作布置不够具体,因而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对文本把握不够,对课文不够熟悉,对课文主旨,对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的情感把握不够。 2、对学情把握不好。不能适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导致讨论环节偏长。今后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须认真备学生。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教材其实只是一个例子,教学设计也绝非是一只煮熟的鸭子。倘若教师背着设计好的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个体的手脚都会受束缚,课堂也不可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会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更符合职高学生的接受心理,多从学生的角度——接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考虑设计授课内容,灵活机智地调节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环节,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