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作业周期 : 2021-03-30 2021-06-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研修成果》

请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交一份3年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1篇。

1.请严格按照下方规定的模板,在【研修成果】截止日期之前提交,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要求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并取消最终评优机会。

4.撰写前,可以查看附件【学校信息化规划方案撰写讲解】。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研修成果】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提交者:学员吕俊刚    所属单位:五原县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21-06-16 20:58:49    浏览数( 0 ) 【举报】

五原县第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基础与现状

    (一)学校基本概况

五原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县直初级中学,位于风光秀丽,土地肥沃的塔尔湖镇,始建于1957年。学校现有教学班114个,在校生381人,其中住宿生341人,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学校占地85350,其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4339,绿化面积21482,建筑面积14190,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4902。学校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有13类专用教室20个,另外还建成了同频互动教室,录播室,梦想课堂。各类图书、设施设备、教学仪器齐全,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完全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学校内部结构状况

1.教师结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62人,占比88.6%;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教师58人,占比82.9%。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教师4名,30——34岁教师10名,35——39岁教师17名,40——44岁教师14名,45——49岁教师16名,50——54岁教师5名,55——60岁教师4名,体现老、中、青结合,但年龄较大的教师相对比例有些大。从学科结构来讲,专业对口率为87.1%,主要是一些小科目(如思品、历史、物理、地理、生物等),专业教师短缺。从性别结构来讲,专任教师中男教师比例偏低,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短板。另外教师主动发展意识淡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积极性不高,教育创新和研究教育教学能力不足。从总体上来讲,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队伍总体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提高,有一批爱岗敬业,爱生精业,积极进取的教师,并成为主流。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

2.学生和家庭状况

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因为学生从小寄宿,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失,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较差, 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主动学习的学生较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较多,家庭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3.学校管理状况

近一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和管理区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名优教师的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3.学校操场还为年久的三合土操场,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缺乏技术型教练,影响学校的体育教育开展。

     4.学校音乐、美术教师的能力还只能停留在保证基本课堂教学,学校的艺术教育氛围不浓。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绿色教育

依托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绿色校园环境,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体现“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环境,为师生营造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并介入文化元素,处处有经典诗词、美文美句,励志格言,实现环境育人;营造绿色课堂,推行“双导向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轻松愉悦,学习研究浓厚的课堂氛围;建立绿色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需求;大力开展“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丰富教育活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形成绿色价值观。

(二)办学目标

1.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本着“育一片林,成万种材”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自信、自强、担当的现代中学生;

2.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既能潜心教书,又能真心育人,形成一支爱岗敬业,爱生精业,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教师队伍;

3.围绕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依托课堂主阵地及丰富的学生社团等实施载体,把学校建成师生幸福的“田园”,让学生进的来,留得住,学得好。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成为一流乡村学校,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责任人:吕俊刚

 标:坚持以质量立校抓管理,人法双馨抓落实,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依法治校与人性化管理相融合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通过读书、讲座等体验活动,增强教工人文底蕴,创建学习型组织。

6.以体育、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20、9——2021、8)

年度目标:

1.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

 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

第二年(2021、9——2022、8)

年度目标:

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

 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22、9——2023、8)

年度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务:

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

2.管理成果:学校要在各项工作上创先争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市学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责任人:吕俊刚

 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发展学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的,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学者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分级目标

①合格教师

对象:职初教师(教龄0—2年)

目标:使职初教师两年后基本能成为合格教师。

途径:学校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选择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对子,根据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注重“培、用”兼顾,给于职初教师一定适应期,以利于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

达成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能做好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能较好地达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②胜任型教师

对象:教龄3—5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能达成新手阶段到胜任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提倡多参加县市及学校层面的公开课等交流活动。

达成标志:掌握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好,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③成熟型教师              

对象:教龄6—12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胜任阶段教师到成熟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校内外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校内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达成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能主持开展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有较强的自觉发展意识和能力。

④专家型教师

对象:教龄13—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名师、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导师,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开展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

达成标志: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个人能完成一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市级层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在同类学校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20.9——2021.8

 年度目标: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务: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提出明确要求,用制度来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组织实施。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中,教师说课、集体备课、高效上课、互相听课、客观评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有实际效果,并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并有所创新。

健全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必有反思,反思与教案同时检查,每个学期认真完成至少2篇比较严谨、系统、深刻的教学反思,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奖惩,促使教师从中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能从理论高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育的自觉性,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理性的教学行为,为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改革评价奖惩机制。学校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2.搭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3.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提供明确的方向。

第二年:2021.9——2022.8

年度目标:深化校本培训,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

 务:

1.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

2.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

第三年:2012.9——2023.8

年度目标: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务:

1.拓展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专任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能做到跨科整合,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2.提高教师能力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3.健全教师品格结构,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4.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在育人中成长”。

5.汇编教师主动发展成果集。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0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分之一的教师达到校内教学常规免检。

3.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能得到认可和推广。

4.形成一支专业扎实,工作踏实,深受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的教师队伍。

(三)德育工作:

责任人:杨占才

 标: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以“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细致的管理规范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用耐心的教育感化人,塑造健全的人格;用儒雅的文化引领人,培养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形成绿色价值观。

 施: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组建学生社团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20、9——2021、8

年度目标:理顺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务:

1.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能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好班主任培训学习机制,组织好班主任的学习和交流。

2 .狠抓行为规范教育,以抓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行规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有效运用奖励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发德育资源,努力创设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育人的氛围,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5.注重个别化教育,加强个案研究,具体做好青春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行为偏差生帮教及贫困生跟踪等工作。
    6.开好德育相关课程,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功能。
    7.依托共青团活动优势,开展好各类主题活动,创建学校特色品牌。
    8.初步形成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
    9.注重个别化教育,加强个案研究,发挥好“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设健康教育讲座,具体做好青春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行为偏差生帮教及贫困生跟踪等工作。

第二年:2021、9——2022、8

年度目标:营造氛围,深入研究,初显成效。

 务:

1.继续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创建文明校园。

2.加强德育阵地建设,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3.提升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撰编优质的德育论文。

4.加强德育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德育研究氛围,提高班主任和有关教师的管理能力,发挥团、队作用,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5.总结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活动,开展德育项目课程化建设。
    6.家庭教育形成系列化、规范化,有突破,有特色。

7.充分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的功能,真正体现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第三年:2022、9——2023、8

年度目标:关注发展,形成特色,取得成绩。

 务:

1.形成完善的学生自主教育运行机制,实现自我教育的模式得以突现。
    2.开发校本课程,在现有德育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校园文化、当地文化编写德育校本教材。
    3.分层次德育目标教育系统工程基本形成,展示阶段性成果。
    4.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家庭教育有特色。
    5.实施学校德育管理创新机制,开辟德育工作新途径。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模式。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育人的主动性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方法,并形成特色。

2.学生言行举止文明,习惯好。

3.家长有较强的责任心,懂得正确的教育子女的的方法。

4.成果:三年内,学校争创安全文明校园。学校有德育先进工作者2—3名,有3-5篇德育经验论文在市级发表或交流。

(四)教学工作

责任人:李美红

 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双导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绿色课堂,形成和谐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施:

1.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对不同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针对学科特点及学情,推进双导向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

3.开展课改研讨课,推门听课等活动,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4.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5.开展优质课,示范课活动,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

6.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督促课堂教学改革和各项常规工作质量的提高。

7.加强高效课堂的管理、有效作业的落实,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8.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20、9——2021、8

年度目标:强化常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成绩有所提高。

 务:

1.学校教学有序化、科学化。

2.课堂教学中,初步形成双导向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3.中考两率(合格率、优秀率)逐步提高,完成既定目标。

4.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骨干教师的基本功磨练。

5.加强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养。

第二年:2021、9——2022、8

年度目标:深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

 务:

1.进一步完善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

2.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体系。

4.在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逐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5.收集整理学校练习设计资料。

第三年:2022、9——2023、8

年度目标: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使教学成绩

 务:

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汇编“高效课堂”的课例集。

2.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3.汇编“学科课内外练习设计集锦”。

  4.汇编《学生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三年得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与三、五中整体教学成绩差距缩小,部分学科有所突破。

  2.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显著提高,5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3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及以上交流或发表。

3.汇编“学科课内外练习设计集锦”。

4.汇编“学生练习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五)教育科研工作:

责任人:李美红

 标:

打造“绿色课堂”和开发“绿色课程”为目标提高学校教研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大教研骨干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教育科研实践的研究,全方位提高我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

 施:

1.加强对教师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形成系列教育科研讲座,培训教师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和课题的选题、立项、结题、成果的推广等方法。

2.2018年起每年有1-2市级课题或项目,1-2个县级课题或项目, 1-2的校级课题。

3.形成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完善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并与教师考核相挂钩。开展校级教科研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比。

4.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市、县级教育科研的优秀成果评比,争取在市、县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5.在全体教师中普及课题研究,并争取自治区级课题的立项、实施研究。

6.每位青年骨干教师都能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任务,并在全校范围内,每学年上一堂成果研究进展课,积极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逐步培养起一批学者型教师。

7.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学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分析自身教学的问题,改善教学行为,坚持在改革过程中深化研究,逐步向更高层次的研究目标迈进。

 务:

1.围绕 “高效课堂”的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建立具有较高科研素质的教师队伍

3.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

4.加强教研组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5.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6.推进校本课程改革,提升学生能力

(六)后勤服务工作:

责任人:  

 标:

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

 施: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心设计,协助完成校园整体外显文化,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凸现“精致”。

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

3.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

 务:

1.校园环境文化于2017年完成,努力体现“精致、实效”。

2.健全各类保障机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校园财产维修、增添申报制度”,努力做到“及时、到位”。

4.每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门卫、保安,无重大事故发生。 

5.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

6.科学管理,档案完善。

7.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四、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教务处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 “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06-17 09:30:09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