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实践成果 作业周期 : 2021-02-18 2021-05-08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时代趋势,也是目前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认识教育技术的类型与功能,掌握技术课堂适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能够依据课标、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相应技术,提高教学效益,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助力。 请老师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主题,生成一份实践成果,形式可以为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微课课例等。

要求:

1.内容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文本型作业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视频型作业要求清晰完整,不少于20分钟。

2.请认真作答,支持原创,勿抄袭或下载;

3.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实践成果

提交者:学员孙卫烈    所属单位:襄垣县第一中学校    提交时间: 2021-05-08 08:27:49    浏览数( 5 ) 【举报】


《孔雀东南飞》教学案例

 

一曲《孔雀东南飞》绵延不断唱了两千年,唱到今日仍然使人心伤,为之落泪,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吧。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虽然文章故事性强,较易读懂,但基于学生的现状,课前要求同学们必须充分预习,并且倡导同学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上网广泛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我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把一些深澳的问题提的浅层次一些,并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示效果,让学生既有直观感受,同时又有话可说,然后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比如在重点探讨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根源时,我觉得这一问题如果直接呈现,感觉很抽象,很笼统,如果将它化解成为“你认为焦母为什么驱逐兰芝?”和“你认为谁应对刘兰芝的死负责任?”这两个问题就具体可感,学生更容易把握。事实上,我在两个班上课时有意识的进行了比对,效果还真有区别。  

如:在甲班上课时,我问“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根源”是什么?同学们沉默良久,有人才回答是“封建社会”或“封建礼教”。我再问“为什么”时,同学们不知从那些具体方面来回答。至于什么是封建礼教,同学们也表述不清。在乙班上课时,我有意识的把问题具体化,我先问“你认为焦母为什么驱逐兰芝?”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研究,然后教室就象炸开了锅一样,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1:我认为刘兰芝勤劳、善良、温柔贤惠,这只是她性格的一面,她性格的另一面也不容忽视,勤劳但不愿被人随意驱谴,温柔但不百依百顺。她的行为虽然没有超出封建礼教的规范,但她自主意识在萌动,有一股反抗精神,这与焦母的专横跋扈是格格不入的。“性格决定命运”,兰芝的刚烈性格使焦母驱逐她。

学生2:以前老师你给我们讲过“俄狄浦斯情结”,那是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在这课也是有根据的。纵观全文,未出现焦父的形象,仲卿与母诀别时说:“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可见焦母是个中年寡妇。“仲卿”之“仲”为老二,焦母早年经历丧夫丧子之痛,把全部青春与爱都倾注在仲卿身上,对儿子的爱不免自私、偏狂。而兰芝的温柔体贴使她自己有一种失落感,夫妻俩的恩爱更显示出自己的孤独凄凉,要想恢复往日的心理平衡,赶走兰芝是唯一办法。

学生3:我认为刘兰芝不会生孩子是焦母驱逐她的主要原因,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与焦母分别,与小姑分别,惟独没见孩子,可见他们没有孩子,焦母认为这样会断了焦家香火所以要驱逐她。

我及时总结,老师感觉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并详细解释《礼记》中的两句话: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前句中 “不顺父母去”是性格说,“无子去”是无后说。后句中的意思是儿子对他的妻子很好,父母不高兴,休掉她,这正符合恋子说。

我推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谁应该对刘兰芝的死负责任?”

生:焦母,是焦母驱逐兰芝导致她死。

师:是谁给焦母的权力让她如此说一不二,唯我独尊?

生:封建家长制

生:刘兄,刘兄逼兰芝改嫁她才自杀。

师:有同学问,“兰芝自遣回家,很具有反抗精神,为什么刘兄仅说了两句话,‘作计何不量……其往欲何云?’兰芝就顺从了呢?”

生:兰芝没有经济来源养活自己,得靠哥哥生活,当然得听哥哥的。

生:因为“三从”中“未嫁从父”而兰芝没有父亲,此时兄即父,她只能听从兄长的命令。师:看来刘兄是封建家长制的化身。

生:仲卿,仲卿听说兰芝要改嫁太守说了气话:“贺卿得高迁……”所以他对她的死也应负责任

师:如果仲卿说:“没有我的日子里,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你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刘兰芝就不殉情而堂而皇之地嫁给太守吗?学生微笑摇头。

生:仲卿的责任是他的软弱,对母亲不敢公然反抗,所以作为丈夫得对妻子的死负责任。

师:他的这种性格与出身环境和历史背景是否有关?

生:有,他生于官宦之家,饱读诗书,深懂礼教。

师:东汉时期《孝经》已被统治者视为金科玉律,孔子对孝的最高阐释是子女无论在父母生前还是死后都要遵从他们的意愿或遗愿。

大屏幕显示(黑体字)

“无违”即孝

父为子纲,子为父隐

父母在,不远游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师:父母的权威被无限扩大,子女只能顺从.仲卿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可以说是封建礼教(板书)害死了兰芝。

师:还有长诗小序中“为仲卿母所遣”焦母具有休兰芝的权力吗?

生:没有,仲卿有,因为“既嫁从夫”“夫为妻纲”这是封建礼教。

师:那么又是谁赋予了仲卿休妻的权力?

生:是封建男权。

师:对,是焦母凭着家长的权威借助儿子手中的封建男权制(板书)赋予的权力,利用封建礼教将兰芝送上了不归路。

师:封建家长制、男权制、封建礼教、三座大山将兰芝重重压下,无路可走,殉情而死。那么该诗的主题就是对封建家长制,男权制、封建礼教的批判,指出它们是杀害兰芝的真凶。

师:有同学会问:“焦、刘二人不可以私奔吗?”大家想想,是否私奔由谁决定?

生:焦仲卿。

师:而焦仲卿深受封建孝道的影响,不可能作出此举动。普列汉诺夫说:真正的悲剧是以历史的必然性的观念作基础的。所以说焦、刘二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殉情。

第三个问题是“焦母如此专横固执,为什么在焦刘双双殉情后又求合葬?”

生:焦母虽是封建家长制的卫道士,但她也是受害者,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也会悔悟。

生:仲卿临死前向母亲道别“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说明阿母冷酷的心还是有柔情的一面。

师:有没有可能她思想顽固,不知悔改,或者更憎恨兰芝,让自己的儿子丧命,断了焦家香火,让自己晚景悲凉?

生:有。

师:这是一首乐府民歌,人们在传唱的过程中肯定要加入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个人情感,希望焦刘二人虽生不能同夫妻,死也要同墓穴,结尾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师:(总结)以上我们探讨了《孔雀东南飞》中的三个问题,在探究的方法上你有何启发?

生: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作品中的问题。

师:探究问题不要停留表面,而是由表及里追根溯源,回归历史(板书),结合问题的历史背景去探究。以上三个问题的历史背景就是封建家长制、男权制、封建礼教中的“三从”、“三纲”,还有古代休妻制度和妇女再嫁制度这些封建道德观念和伦理制度。

鲁迅说,悲剧是以一定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为反映对象,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正义事业,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或自身过错等主、客观原因而导致失败。而一位哲学家也曾说过,个人的过错也源于一定的环境,这环境既包括人物周围的具体环境,也包括人物生长的社会历史土壤。

师:这里提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土壤”都告诉我们鉴赏文学作品探究问题要回归历史。以此方法鉴赏其他文学作品我相信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师:我们总是说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也总是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现实是残酷的,而历史又是无情的,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我想这也就是古代爱情悲剧流传至今的原因吧,让人震撼的悲剧美。

课上到这里,学生们仍旧欲罢不能,在师生相互交流中学生终于明白了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悲剧?”同时也理解了 “封建礼教”的真实内涵。 

教学反思:

通过《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我感觉到:将学生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和老师预设的问题结合起来,教师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重要的;课上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学习,在愉悦中解惑更值得提倡;我还感受到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潜力是巨大的;也认识到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引导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协助者,还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教学理念,掌握更新的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并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学有所获。

 




附件

老师评语

实践成果

最新实践成果

推荐实践成果

热门实践成果

热评实践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