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实践成果作业 作业周期 : 2021-01-31 2021-03-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时代趋势,也是目前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认识教育技术的类型与功能,掌握技术课堂适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能够依据课标、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相应技术,提高教学效益,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助力。 请老师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主题,生成一份实践成果,形式可以为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微课课例等。

要求:

1.内容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文本型作业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视频型作业要求清晰完整,不少于20分钟。

2.请认真作答,支持原创,勿抄袭或下载;

3.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实践成果作业

提交者:学员曾丽    所属单位:闻喜县东镇中学校    提交时间: 2021-02-23 14:07:01    浏览数( 86 ) 【举报】

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片段,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归纳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结合多媒体课件上材料让学生总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怎样惨的画卷:一条条不平等条约以及东亚病夫的形象立马出现在我们的脑海。1949年“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尽展大国雄姿,国家总理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取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受新中国的外交及周总理的外交魅力。

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怎样?你知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吗?有人说外交是一种政治智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吧

多媒体播放:《周恩来外交风云录》

二、讲授新课:

    (一).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二).提问 展示 总结:

    多媒体展示:

    一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提示)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
    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

    二 、新中国建立时的国际形势 (学生展示,师生总结 多媒体展示)
   1、有利形势: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 
    (2)、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 
    (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许多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
   2、不利形势:  
     (1)、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2)、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3、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三、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和初期的三个方针 (学生展示后多媒体展示)
   1、新中国初期的时间是指1949年到1955年。
   2、背景: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三项基本方针。

 三、初期的外交成就 (学生展示)
 (一)同苏联等国建交。
       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1950年,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随后,又有16外国家同中国建交。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什么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答: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完善: 
    时间: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内容完善:1954年,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要求学生掌握完善后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4、意义: 
    (1)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参加日内瓦会议 
    时间:1954年; 
    会议议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结果: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 紧张局势。

 (四)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尼万隆; 
    会议性质: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会议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问题:“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含义? 

     学生展示后总结:“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结果: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显示了“万隆精神”。
    问题:什么是“万隆精神”? 
    答: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多媒体展示[教学总结]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 时间 意义 
 1949.10—1950.10 
 1.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2.19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4.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03-02 14:49:46

实践成果

最新实践成果

推荐实践成果

热门实践成果

热评实践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