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实践成果 作业周期 : 2020-10-16 2020-12-07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时代趋势,目前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认识教育技术的类型与功能,掌握技术课堂适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能够依据课标、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相应技术,提高教学效益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助力 请老师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主题,生成一份实践成果,形式可以为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微课课例等。

要求:

1.内容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文本型作业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视频型作业要求清晰完整,不少于20分钟。

2.请认真作答,支持原创,勿抄袭或下载;

3.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实践成果

提交者:学员冯彦军    所属单位:兴县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20-10-17 18:12:05    浏览数( 817 ) 【推荐】 【举报】

               《陋室铭》教学案例

                                                

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能兴趣十足地投入学习之中,可以采用“快乐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就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学到知识。

 

教材分析:本文是名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刘禹锡三次搬家怒写《陋室铭》。现在的陋室已成为名胜古迹,还应感谢这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是怎样的文章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

 

二、解题

1 齐读: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铭,是一种文体。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为题,如鼎、镜、钺、剑、枕、杖、笥奁、漏刻等,并把它们刻在器物上。根据器物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以颂美追思,叫“墓志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的,时时提醒,以自警自戒,叫“座右铭”;刻在名山大川和建筑物上,纪功颂美,以劝勉世人,叫“山川风物铭”。

不过,它们虽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并无二致。不仅文辞简约优美,像本文,尽管只9句81字,但却是铭文中的长篇;而且全文押韵,如诗如词,琅琅上口。请同学们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韵脚词,用红笔勾画出来。

 

三、  整体感知

(一)、用多媒体出示两个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

2、结合课文注解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圈出文中你不懂的词或句子。

 二)、师配乐指名朗读全文后,请学生来点评。

生1:语速太快。

生2、但节奏还是比较明显。

3、再指名朗读并点评。

4、师范读后,强调重音和停顿并出示节奏已标出的课文幻灯片。

5、生体会后齐读。

  

 

三)、质疑字词

师:对本文的字、词、句还有意思不懂的吗?

生1:“丝竹”指的是音乐,音乐是动听的,可为什么说是“乱耳”?

师:这里的音乐是指达官贵人的歌舞声乐,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是不爱好音乐,而是不喜欢这歌舞声乐,表明他不喜欢官场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

生2:“何陋之有”的之有什么意思?

师:是倒装句的标志,“何陋之有”是一句倒装句。

师:还有其它不懂的问题吗?(没有人举人)那我来考考你们,“名、灵、斯、德馨、上、白丁”分别是什么意思?(生分别一一做了回答)。

 

四、 质疑分析

1师:你觉得“陋室”“陋”还是“不陋”?(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理由)

     生齐答“不陋”。

     师:为什么“不陋”?

     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德馨”?

     生1:生活方面,刘禹锡能抚一架朴素的琴,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师:你觉得生活——

     生1:安适优雅。

  生2:坏镜方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师:用了什么句式?用得最好的字是什么?

     生2:上、绿、入。

     师:好在哪里?

生3:写活了。

师:我们用心读一下。(生齐读后问)环境怎么能说“德馨”呢?(联系背景)

生1:达官贵人住的都是富丽堂皇,作者与自然亲密接触。

生2:很普通的事物,可作者过得很开心、很快乐,可看出作者思想高尚。

师:景美衬人美,《离骚》中屈原以香草衬托自己的品质美。

生3:交往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雅的朋友可以看出他的“德馨”。还有哪些地方看出“不陋”的?

生:从孔子云:“何陋之有”可看出。

师:作者引用这句话,你觉得作用是什么?

生:进一步说明不陋。

2师:有没有说“陋室”陋的吗?这屋子实际是“陋”吗?

  生:陋,但精神上是富裕的。

3师:作者说它是“陋室”有何用意?(结合本文和作者生平思考)

    生1:表明作者高洁情操、安贫乐道。

    生2:不能看表面。

    师:在困境中人要保持一种高洁的情操。

五、讨论探究

师:《教师教学用书》中认为本文是诗人消极情绪地反映,你们认为是不是?(结合本文和发下的资料)。

 

六、小结:

这就是《陋室铭》,文辞简约,意蕴丰厚。它不仅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而且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潇潇洒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

这就是刘禹锡,安贫乐道,志向高远。他没有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自己高贵的身心。他是中唐“诗豪”,给后人留下诗文800多篇;他是屡遭贬谪的朝廷官员,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每到一处均能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刘禹锡显然超越了孟子:

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很开阔。

环境很嘈杂,但是他的心——很宁静。

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很饱满。

经历很坎坷,但是他的心——很坚强!

他,“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他,“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不愧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同学们,让我们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朗读全文……

 

七、作业

1 进一步巩固《陋室铭》的背诵和默写;

2 查找刘禹锡的诗,选择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下来并背诵;

3 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器物,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仿照《陋室铭》的格式,写一篇铭文表

达自己的某种志趣和追求。可参考的题目有:《教室铭》《宿舍铭》《吾家铭》《朋友铭》《学习铭》《旅游铭》等。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景——幽雅

陋室      人——儒雅     不陋(德馨)

事——高雅

     (托 )物——————(  ) 

 

反思:

1、 教学是需要老师付出极大心血的,需要老师多方面的学习,更多的掌握资料,更多的理解文章深刻的内含。

2、 分层次的朗读教学应该贯穿文章的始终。

3、 想出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12-13 22:57:35

实践成果

最新实践成果

推荐实践成果

热门实践成果

热评实践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